國內首款模塊化工業級四足機器人 Apollo 正式亮相。這款源自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白犀”機器人的迭代產品,不僅延續了前代的速度基因,更以模塊化設計為核心突破,實現性能、場景適配與運維效率的全面革新,推動工業級四足機器人從“單一功能設備”向“靈活定制解決方案”跨越。
吉尼斯紀錄基因:為模塊化進化奠定技術基石
“白犀”曾以 16.33 秒完成百米沖刺的成績,打破韓國“獵狗 Hound”機器人 19.87 秒的紀錄,創下“四足機器人最快 100 米”吉尼斯世界紀錄,為中國四足機器人技術奠定核心競爭力。
如今,Apollo 接過“進化接力棒”,以“專注行業應用,打造一流品質”為使命,聚焦工業場景“多樣化需求與快速迭代”痛點,率先攻克模塊化集成難題,成為國內首款實現“硬件模塊化、功能可擴展、運維輕量化”的工業級四足機器人。
進化內核:算法與硬件協同,筑牢模塊化根基
如果說“白犀”的突破是“速度攻堅”,Apollo 的進化則聚焦“模塊化兼容”,通過算法與硬件的雙重升級,確保模塊化擴展后性能不打折:
算法層面:研發團隊獨創基于特征超平面理論分析的強化學習算法,讓 Apollo 具備快速、魯棒的環境適應能力,可在復雜環境中動態優化運動策略;更首次提出“足式機器人熵穩定性、魯棒性定量分析判據”,大幅降低仿真到真實場景的技術鴻溝,確保搭載不同模塊化部件后,機器人仍能保持穩定響應。
硬件層面:搭載自研一體化關節電機(峰值力矩 > 360NM)與低功耗主控模塊,且所有核心硬件均按模塊化標準設計,可獨立集成、單獨更換,無需拆解整機。
核心突破:國內首款模塊化設計,開啟工業機器人“定制化時代”
Apollo 的模塊化設計并非簡單“部件拆分”,而是從底層架構重構工業機器人適配邏輯,核心優勢體現在三大維度:
運維輕量化:電池、電控、電機三大核心組件獨立集成,每個模塊均設計標準化接口與快速拆卸結構 —— 無需專業工具,單人即可在10秒內完成電池更換,解決傳統工業機器人“維修難、停機久”的痛點。
功能可擴展:搭載 30mm 超平臺支撐框架,框架預留標準化傳感、執行器接口 —— 可根據行業需求靈活搭載熱成像儀、激光雷達、機械臂等設備,無需重構機器人主體結構,實現“一臺機器人適配多場景”。
迭代低成本:技術升級時,僅需更換對應模塊化組件(如升級更高算力的主控模塊、更長續航的電池模塊),無需整機替換,大幅降低企業設備更新成本,推動工業機器人從“一次性采購”向“長期迭代升級”轉型。
場景進化:模塊化賦能,從實驗室走向行業一線全場景
繼承“白犀”探索基因,Apollo 憑借模塊化設計優勢,可根據不同行業場景需求靈活搭載適配設備,成為首個真正“深入行業一線”的工業四足機器人:
在高危廠區巡檢場景中,針對廠區路徑規劃與安全預警需求,通過模塊化設計搭載 360° 激光雷達與熱成像儀,實現自主路徑規劃、動態避障及高溫預警、儀表識別功能;在應急救援場景中,面對廢墟、山地等復雜環境,可快速換裝模塊化機械臂與破障工具,配合自身卓越攀爬能力高效執行救援任務。
進化性能:工業級可靠性的全面升級
“白犀”以 16.33 秒百米成績證明四足機器人“速度”的可能,而 Apollo 在此基礎上實現性能全面躍升:
負載能力:站立最大負載達 140kg,持續行走負載 > 40kg,更適配工業場景;
續航與能源:2.3kWh電池支持> 5.5h空載續航,充電<2h,可快速換電/自主充電;
環境適應:工作溫度覆蓋 - 20℃~55℃、防護等級IP67,可在極端溫域與復雜環境作業。
權威體驗見證:親操體驗獲高度認可
8月16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率團訪問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在考察期間重點參觀了鏡識科技的核心產品,并在相關負責人的指導下親手操作體驗了 Apollo 機器人。體驗結束后他感慨道:“感受很新,體會很深!操作很方便,機器人跟操作者之間配合的很快。”此次親身體驗與高度評價,成為 Apollo 技術實力與用戶友好性的生動印證。
從“白犀”到 Apollo,每一次進化都是對技術極限的突破。未來,Apollo 將繼續以模塊化設計為核心,迭代更多適配不同工業場景的功能模塊,推動工業機器人從“標準化產品”向“定制化解決方案”轉型,在更多未知領域書寫中國機器人技術的進化新篇章。
鏡識科技公司簡介
1. About
鏡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5月,注冊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公司與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研究院。
公司致力于深度融合AI與機器人本體,讓機器人具有超越人類的運動和操縱能力,同時深入具體場景,圍繞具身本體平臺的設計制造、基于強化學習的全身運動控制、場景與AI能力結合,進而引領消費級和工業級機器人的技術革新。
2. 核心團隊
公司源自于浙江大學團隊,在機器人本征動力學分析、控制器設計以及在軟硬件一體化方面有近十年的理論基礎和工程實踐。同時核心團隊擁有包括具身智能公司、互聯網公司、消費電子行業等頭部企業的行業專家。目前,形成了包括企業家、杰青、科創百人、工程師在內的研發團隊,其中博士10余人。